走江滩,看新局,感受硚口新变化!
编者按: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七十五载栉风沐雨,七十五载春华秋实。在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硚口绘就了武汉近代民族手工业史上的“多个第一”、改革开放的“试验田、风向标”等历史扉页。这些年,硚口从不曾缺席波澜壮阔的过往,亦挥墨书写澎湃如潮的今朝,从“工业锈带”变“城市秀带”,硚口迸发绿色新生,已实现从“化工时代”进入“宜居时代”的转变。
岁月流金,时光更迭,对于硚口来说,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,也是一部不断超越自我的传奇故事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硚口发布特别推出【硚口:华丽蝶变,见证时代发展】系列报道,一同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。今天,一起来聊聊,我们的老朋友硚口江滩,有什么样的新变化。
▲ 孔令坤 摄
如果你问武汉人,
为什么爱江滩?
他们会思考一下,
然后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。
春天放风筝,夏天吹江风,
秋天赏芦苇,冬天晒太阳。
在武汉,去哪儿消遣,
市民的第一反应总是首选江边。
最近,
硚口区汉江江滩沿线9座闸口
全部“上新”,
改造后的闸口不仅更宽敞,
还更有“武汉味道”。
今年五一假期,硚口碧道新改造的闸口华丽登场,给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武汉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新的选择,也是武汉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一环。
9座闸口全面“上新”,包括1座新建的星火闸口和8座经过升级改造的闸口, 这些闸口在功能上满足了防洪和通行的需求,同时在设计上融入了硚口的历史文化元素,记录延续硚口生生不息的产业生命。
▲ 新建的“第一滴自来水”雕塑
这次建设中,武汉火柴厂生产的“红双喜”火柴成为星火闸口设计的灵感来源。其独特的造型和浮雕,不仅重现了当年火柴盒身的火花图案,更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。20世纪50年代,国营武汉火柴厂集中在仁寿路一带生产,其生产的火柴一度成为紧俏商品远销东南亚各国。
▲ 星火闸口
而沙市闸口在建筑形态上提取了刻进硚口居民记忆里的“武汉化工厂”建筑立面元素,装饰上也选取与之对应的“武汉第一瓶酒”和“武汉第一块肥皂”的记忆。还原了老武汉元素,同时也突出武汉悠久的工业文化。
▲ 沙市闸口
工程还对部分老旧的公共设施进行了优化,全新引入的拼装式防洪墙可以按照江水涨势随时加高,且拼装更迅速,封堵后与滨江环境更谐调。这些闸口不仅更宽敞,还增设了无障碍通道,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安全的通行体验。
▲ 张美德 摄
在绿树成荫的步道,京剧票友一边拉着二胡,一边低声吟唱,沉浸在戏曲文化的韵味中;在凉亭里,市民有的吹着江风乘凉,有的下棋;在体育场,不少人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。这就是汉江湾江滩的日常图景。
近日,江滩新增了多处便民设施,让市民玩地更加尽兴。为解决市民在外锻炼经常遇到暴晒和大雨天气的问题,江滩增加了26座凉亭,方便市民乘凉、避雨、赏景。同时还对公共厕所进行改造,增加儿童洗手台和残疾人卫生间,市民使用更加方便。
“这样的凉亭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避雨,两岸风光尽收眼底,好不惬意。” 在江滩内散步的陈女士表示,有了这样的凉亭,大家逛江滩方便多了。
硚口江滩的华丽蝶变,离不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。时间回到20年前,硚口江边还是泥滩涂、厂区码头,如今已经蜕变为绿意盎然、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。
▲ 江湾2016年—2023年发展变化图 邹幼勤 摄
▲ 曾经的汉江湾,岸上是工厂聚集的工业区,
岸边是码头林立的砂石厂
▲ 随着汉江湾的生态改造完成,
如今的江滩变身成一片绿色生态长廊
▲ 蒙晓东 摄
▲ 贠有名 摄
▲ 季飞 摄
2023年初,硚口汉江湾水利风景区获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,沿江而建的亲水绿带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▲ 韩昶光 摄
硚口是世界冠军的摇篮。从这里,先后走出了韩爱萍、伏明霞等16位世界冠军,汉江湾体育公园是硚口区弘扬体育文化的前沿阵地。
▲ 蒙晓东 摄
这些年,在硚口汉江湾水利风景区古田桥与知音桥之间,陆续建成了室内外体育场地50多个,包括1座羽毛球馆、1座标准足球场、2座游泳池、4片门球场等等。2023年,青少年汽模基地以及汉江湾极限滑板运动广场建成,成为弘扬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城市名片。
▲ 蒙晓东 摄
东起晴川桥,西至舵落口,全长15公里的汉江江滩,经过十余年的综合生态治理,昔日粉尘纷飞,蜕变为今朝城市“绿肺”。过去的险段变成亮丽风景线,而且这种风景线带有一种原生态和野性,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,则更加宝贵。
“吃完晚饭,去江滩散个步撒。”
硚口江滩之美
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尽
需要亲自到现场
去感受大江大湖的壮阔
去聆听硚口城市发展的最强音
走,我们在江滩不见不散!
来源:硚口发布
出品: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
传播硚口好声音
讲述硚口好故事
求分享
求点赞
求在看